艾灸灸百病盆腔炎

2021-2-2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治疗皮肤病北京医院 https://m-mip.39.net/pf/mipso_6084110.html
艾灸灸百病-盆腔炎

盆腔炎是妇女常见病之一,是指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子宫周围的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的炎症。包括急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盆腔腹膜炎、附件炎、子宫炎、盆腔结缔组织炎等。急性盆腔炎表现为下腹疼痛、发烧、寒战、头痛、食欲不振、体温高、心率快,下腹部有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或一侧附件增厚。慢性盆腔炎全身症状多不明显,可有低热,易感疲乏,伴下腹坠痛、腰痛等,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常在劳累、性交、月经前后加剧。中医认为盆腔炎伤于风、寒、湿之邪,或饮食七情之变,致脾肾功能失调,气机阻滞,瘀血、痰饮、湿浊之邪相续而生,积聚胞宫而发病。在相关穴位艾灸能够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从而达到治疗此病的目的。

●一般施灸

灸足三里穴

该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该处即是足三里穴。

强壮和保健机体,改善机体对营养成分的吸收。

采用回旋灸法,取坐位,点燃艾条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1.5~3厘米,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每日灸1次,每次灸5~15分钟。

灸子宫穴

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患者卧位,在脐下4寸,旁开3寸处取穴

活血化瘀,升提下陷。

宜采用温和灸。施灸时,被施灸者平卧,施灸者手执艾条以点燃的一端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1.5~3厘米,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每日灸1次,每次灸5~15分钟。

灸三阴交穴

该穴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取六时正坐屈膝成直角,以手4指并拢,小指下边缘紧靠内踝尖上,食指上缘所在水平线在胫骨后缘的交点,为取穴部位。

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

宜采用温和灸。施灸时取坐位,手执艾条以点燃的一端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1.5~3厘米,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每日灸1次,每次灸5~15分钟。

灸归来穴

该穴位于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前正中线上,耻骨联合上缘上1横指处,再旁开2横指处为取穴部位)

调和气血,滋阴补肾

采用温和灸。施灸时,被施灸者平卧,施灸者手执艾条以点燃的一端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1.5~3厘米,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每日灸1次,每次灸~15分钟。

灸关元穴

该穴位于脐中下3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

培肾固本,调气回阳。

宜采用温和灸。施灸时,被施灸者平卧,施灸者站或坐于一旁手执艾条以点燃的一端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1.5~3厘米,左右方向平行往复或反复旋转施灸,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每日灸1次,每次灸5~15分钟。

灸肾俞穴

该穴位于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

外散肾脏之热。

被施灸者俯卧,施灸者站或坐于一旁,手执艾条以点燃的端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1.5~3厘米,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每日灸1次,每次灸5~15分钟。

灸关元俞穴

该穴位于身体骶部,当第5腰椎棘突下,左右旁开2指宽处。

外散小腹内部之热。

被施灸者俯卧,施灸者站或坐于一旁,手执艾条以点燃的一端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1.5~3厘米,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每日灸1次,每次灸5~15分钟。

辨症施灸

症状1:低热不退,带下黏腻且有臭味。

加灸阴陵泉穴

该穴位于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取穴时坐位,用拇指沿小腿内侧骨内缘(胫骨内侧)由下往上推,至拇指抵膝关节下时胫骨向内上弯曲之凹陷为取穴部位。

清利湿热,健脾理气,益肾调经,通经活络。

宜采用温和灸。施灸时,手执艾条以点燃的一端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1.5~3厘米,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每目灸1次,每次灸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症状2:小腹有冷感或下坠感,发胀,遇热舒服,带下多且清,怕冷。

加灸地机穴

该穴位于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胫骨内侧缘。

调气血,疏通经络。

温和灸。施灸时,手执艾条以点燃的一端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1.5~3厘米,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每日灸1次,每次灸5~15分钟。

症状3:时不时发低热,午后身体潮热,到了夜间则盗汗

加灸太溪穴

该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也就是说在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双侧对称,也就是2个。

调和气血。

取坐位,施灸时,手执艾条以点燃的一端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15~3厘米,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活为度。

每目灸1次,每次3~15分钟。

建议使用新艾艾条

打开淘宝或支付宝

扫描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qxdljx.com/pqyby/115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