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医疗卫生大跨越百姓健康添福祉南阳

2023-2-1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龙腾南阳讯把地板当床位,三分之一以上的卫生院缺乏医疗设备,医疗技术水平较低……改革开放40年,这一切已成为历史。40年来,我市的医疗卫生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不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创新,在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基础上,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全市人民健康为中心,让老百姓真真切切地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

医疗环境大变革

作为一名有着41年工作经历的老防疫工作者,曾任市卫生局的副局长魏秀均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市医疗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他最深刻的体会是40年来卫生行业的法律法规日益健全,疾病防疫管控有效,以前常见的地方病如甲状腺肿、克汀病等已销声匿迹;年我市抗击非典取得的成绩,到如今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成功,都充分印证了我市健康水平、卫生条件的全面改善和大幅提高,居民健康意识也在逐渐增强。

看病就是一个听诊器,没有大型设备辅助,全凭医生手摸眼看;床位不够,医院走廊铺张纸板席地而睡……提及40年前的医疗环境,73岁的外科医生党海泉深有感触。年,医院医院工作,医院外科分为东西两个病区,没有更进一步的细化。

“冬天手术室里没有暖气,也不能生煤炉、点炭盆取暖,因为手术麻醉使用的乙醚易燃,不能见火星。一做手术,病人和医生都冻得直发抖。医生用冷水洗手10分钟,再在冰冷的酒精筒里泡上5分钟,两只手臂出水的时候都冻得麻木了。”回忆起当年简陋的手术室,党海泉记忆犹新。党海泉说,医院里有空调、暖气,病房设施完善;科室齐全,仅外科就细化出十几个科室;医疗设备先进,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不少医院都能开展,真是今非昔比。

“医院的就医环境、医疗设备、技术水平,相比40年前,变化可谓天翻地覆。”90岁高龄的陶健医院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经历。年4月,陶健从河南大学医学院医院(医院)工作,医院仅有35名医务工作者。一进院,他就开始着手筹备检验室,并亲自到上海购进第一台德制显微镜、手摇离心机和部分试剂,开展一般常规性检验。如今,医院检验科分工精细,包含生化室、免疫室、遗传室、微生物实验室等多个部门,并拥有罗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电化学发光仪等先进设备,技术水平显著提高。

健康指标大提升

从年到年,我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从单纯的救治走向加强预防、注重保健,从为城镇职工补助医疗费到全民医保……为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健康红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我市卫生事业面临资源短缺、农村卫生条件差(据年调查统计,南阳市三分之一以上的卫生院缺乏医疗设备,危房面积占整个业务用房面积的半数以上)、医疗技术水平低、农民看病难等问题。

看今朝,新医改的实施和“十二五”卫生工作的落实,推进了我市卫生计生事业快速发展,主要目标和任务基本实现,各项惠民举措得到有效落实,医疗服务质量明显提升。

我市目前各级各类卫生计生机构达个,医院9个(含6医院、3医院),村卫生室个;执业(助理)医师人、执业护士人、乡村医生人,医疗机构床位总数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达到2.63人、执业护士2.66人、床位数5.16张。

全市22家市级定点医疗机构、67个县级定点医疗机构、个乡级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开通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大病补充保险、医保救助工程、“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为广大患者提供“零距离”优质服务;44医院、19医院以及所有城乡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实行了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目前,我市婴儿死亡率降低至2.78‰,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低至3.82‰,孕产妇死亡率降低至11.2/10万,这些健康指标均达到和优于国家规定的预期值。

医疗事业大发展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围绕新时代人民健康需求和“大卫生、大健康”的战略调整,我市先后出台了《“健康南阳”规划纲要》、《南阳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等文件,启动并实施了“医疗高地、中医药强市、医养结合”三大发展战略,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全市人民健康为中心,有序推进了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和健康服务能力得到提升。

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年,我市参保农民人均筹资水平由年的元提高到元,全市.85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合率达到99%以上;参保人员实行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困难群众大病补充保险、医保救助工程的四次报销,此外还有民政部门医疗救助,部分县区在五次报销基础上又对困难群众兜底报销,我市已形成了“5+N”医疗救助报销模式,筑牢了困难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防线。

医疗技术水平突飞猛进。我市创建成立各类技术中心8个,其中,国家级卒中中心3所、县级1所,国家级胸痛中心1所、县级3所;创立国家级重点(培育)专科3个,省级重点专科、特色(培育)专科43个;实施“智慧医疗”工程,建设了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医学诊疗设备配置增强,西门子双源CT、3.0T核磁共振等先进设备落户我市。

医疗服务质量进一步优化。通过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我市初步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县域内就诊率明显提高,个别县已达到90%以上,为满足基层群众看病就医需求提供了保证;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发挥了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在三级医疗卫生体系中的网底功能和“健康守门人”作用。

南阳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段平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qxdljx.com/pqyhl/151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