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观察高质量发展,梅州从春天出发
2023-3-1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02:31
南方观察
高质量发展,梅州从春天出发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年的梅州开年,铆足干劲,充满活力与希冀。
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的短短数天,梅州全市各级各部门、各领域、各行业动起来干起来,处处勃发新气象、展现新生机:重磅发布“1+N”人才政策,兴宁市32个工业项目集中动工投产,梅县区召开招商引资大会和乡村振兴大会。
已见繁花初结果,更立壮志谱新篇。
2月2日,梅州全市高质量发展暨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动员大会召开,深刻诠释梅州这座苏区城市不等不靠,与高质量发展同行,与时间赛跑的发展紧迫感和责任感。
在苏区振兴的赛道上树旗帜、展风采、求实效。现场,梅州市委书记马正勇的一段话激励人心:全市上下必须拿出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精气神,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早落实,奋起直追、竞标争先,全力推动梅州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工作千头万绪,须得一纲举、万目张,对于梅州来说,是一场“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的持久战,需要目标明确、问题清楚、路径清晰。
高质量发展,梅州为何而为?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作为广东唯一全域属原中央苏区范围的地级市,梅州有责任、有义务、有基础、有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落地。高质量发展,同样是苏区振兴发展的内在要求。
追寻红色记忆,见证奋进脚步。在梅州1.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无数先烈曾抛头颅、洒热血,为祖国统一和繁荣昌盛而奋斗。如今,苏区精神正成为激励着梅州人民奋勇向前,转化为不懈发展的动力。
过去,一直在发展的道路上奔跑,梅州并没有停歇。带着党中央、国务院对苏区老区人民的殷殷期盼和关怀,带着省委、省政府对梅州苏区的鼓与呼,带着梅州苏区五百多万人民群众的苏区振兴梦想,梅州各项工作取得明显进步,高质量发展态势进一步形成。
今日,更上一层楼,持续奔跑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梅州,不但不能有躺平思想,更不能慢进之为。
厚积薄发,加快梅州高质量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过去一年,《支持梅州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加快振兴发展总体方案》成功获批,梅州培育壮大实体经济,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全面激发振兴发展动力活力,不断提高均衡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持社会大局安全稳定,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梅州必须向着高质量发展持续前行,必须紧抓机遇拼出苏区新风貌、拼出苏区新未来。
高质量发展,梅州如何为之?
梅州全市高质量大会就“锚定目标,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进行了深刻且符合梅州实际的探讨:只有解决好认识上、路径上、方法上的问题,才能在新一轮区域协调发展中避免被动和落后,走实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认识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与过去告别,从消极躺平中惊醒起来,从安于现状中振作起来,从争先恐后中行动起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在高质量发展中勃发新气象。
路径上,梅州虽然落后,但梅州的发展也要高质量,不能再重复走粗放式、污染式的发展老路,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走出一条投资有回报、企业有利润、群众有就业、政府有税收、环境有改善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方法上,要坚持从“过日子思维”转向“发展思维”,从“投入思维”转向“产出思维”,从“自我思维”转向“用户思维”,把资源要素优先用到“打粮食”项目上,以不平衡发展破解发展不平衡,在高质量发展中跑出“加速度”。
高质量发展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发展。乘势而为,梅州将发展重点放在把牢融湾先行这个重大机遇,进一步将内生动力激发出来,进一步将发展活力释放出来,进一步将自身潜力挖掘出来。
聚焦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梅州着力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体系建设。
坚持制造业当家,在融入大湾区现代产业体系上先行示范,梅州按照“三年工程瞄准两年干”的要求,扭紧产业项目、工业投资、产业平台等重点关键,全力拼经济、拼发展,与大湾区共筑创新圈、共建产业链、共兴特色园,努力实现产业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聚焦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梅州着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
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具体实践上持续用力,梅州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全面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坚持向改革要红利、向创新要活力,推动县域产业提质增效,突出精准画像,统筹县城、中心镇、专业镇建设,抓好乡村振兴示范带和产业社区建设,打造强富绿美新县域。
聚焦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梅州着力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
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梅州推动苏区与湾区要素流动共享,对标最好最优最强,强化“用户思维”,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通过制度创新、政策集成,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精神、多想干得成的办法、不找干不成事的理由。
高质量发展,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是苏区振兴的时代机遇。梅州的高质量发展不是一个人、一个部门、一个系统、一个县(区、市)的责任与任务,是需要举全市之力落地落实的任务。
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再泥泞的征途,在奋力前行中必能抵达,梅州,高质量发展定不能一步到位,但终究会在一个个节点上创造出苏区梅州的成绩,赢得梅州现代化建设的节节胜利。
张盛良唐林珍
黄培强黄韬炜张柳青陈萍汪思婷何苑妮梁时禹陈泽铭何森垚
梁时禹
王沁
黄培强;黄韬炜;汪思婷;何苑妮;梁时禹;陈泽铭;何森垚;张柳青;陈萍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