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了山,看到了水,更看到了宁夏人

2024/10/1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更好引导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扎下麦草方格、漫步宁夏中关村西部云基地展馆、感受沿黄生态经济带的嬗变……8月30日,参加第二十五届全国省级党报总编辑年会的嘉宾们走进中卫和青铜峡,继续探寻宁夏之新、宁夏之美。在中卫市沙坡头治沙展示区,大众报业集团总编辑赵念民和同行们一起扎下一个个治沙的“麦草方格”,忙得不亦乐乎。“我十几年前曾来过宁夏,这次再来明显感到山更绿了,天更蓝了,水更清了。”赵念民说,由治沙体现出来的,是宁夏不屈不挠的韧性。“有这么一股精神在,宁夏的明天会更美好。”对于麦草方格治沙,内蒙古日报副总编辑相恒义深有感触,“上世纪80年代,我曾在吉兰泰盐场工作,每年4月到6月的风沙季,盐场的干部职工每天的重要任务就是在火车通过前迅速清扫铁道里的沙子。火车过去以后,沙子又立刻‘占领’铁道,第二天重新清扫。随着麦草方格的推广,吉兰泰盐场清理沙子的工作也成了记忆。”此行是相恒义第4次来宁夏。“近年来,宁夏和内蒙古都在沙漠变害为利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此行发现中卫把沙水相依的文章越做越好,并且沙漠中的绿色植被越来越多。”相恒义说,中卫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发展旅游产业,内蒙古在沙漠中种植苁蓉、锁阳等中药材,两省区各有特色,希望今后更多地互相交流学习治沙用沙经验,共同推进沙漠化防治,变害为宝。”对此,贵州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万群深有同感:“看似简单的过程,实际操作起来并不容易,能有这样的治沙成果,我对宁夏人持之以恒的治沙精神由衷地敬佩。”“互联网时代,技术和创新驱动力是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动力。”让万群更感兴趣的是中卫云产业。中卫市云计算和大数据发展服务局副局长李彬说,中卫正紧随全国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发展云产业。宁黔两地均属西部欠发达地区,在信息高速路上起点基本相同,但与传统产业不同,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不完全受“发达”或“落后”的制约。相反,欠发达地区有其独有优势,如中卫发展大数据产业,相较发达地区各行业分散难统一的数据系统,这里具备区位、安全、成本、气候、网络优势,这些优势是加速云计算发展,实现换道超车的重要支撑。“宁夏人有精气神,实干苦干、绝不服输,这样的劲头让人振奋。”几天的采访活动结束后,宁夏人的干劲给陕西日报副总编辑周维军留下了深刻印象。20年前匆匆路过宁夏后就再无缘前来,这让周维军深感遗憾。此次全国省级党报总编辑年会圆了周维军的“宁夏行”。在完成自己的采访的同时,周维军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在适宜葡萄生长的地方,宁夏人倾力打造出一条葡萄酒产业链;沙漠地带不适宜人居住,宁夏人千方百计治理沙漠,成功实现人进沙退;一个以旅游著称的城市竟然抢占先机,打造出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周维军说:“宁夏人吃苦耐劳的精神,会让宁夏的发展越来越好。”(记者 李徽 王宇菲 毛文静 尉迟天琪)中卫乘“云”而上前景阔8月30日,参加全国省级党报总编辑年会的嘉宾们听取中卫市如何通过“智慧环卫云”系统,固化“以克论净”这一闻名全国的城市管理方式。“大漠孤烟,长河落日;驼铃悠远,黄沙舞风;古道漫漫,丝路绵长。想象中的中卫应该是这样的,没想到她已经迈向了云计算的国际前沿……”8月30日,参加第二十五届全国省级党报总编辑年会的媒体人,在位于中卫市的宁夏中关村西部云基地展馆参观时,纷纷感叹。西部云基地重点发展云计算产业,带动高端制造、信息服务等相关产业快速发展,打造产业聚集效应显著、创新能力突出、配套设施完善的科技产业园。创建5年来,领先建成符合国际网络标准的云计算信息高速公路,领先建设具有高安全性的超大型数据中心,已经吸引了北上广等地区多家新增的云计算项目和企业落户中卫。美利云、亚马逊等巨头相继落户这里,亚马逊在中卫能够提供的服务已达多种。目前,该基地已建设成为一流的国际化云计算基地。“好高端啊!”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融媒体中心主编陈博雷说,印象中,西部地区似乎更多的是污染和高耗能产业,转型艰难。没想到有这么多知名互联网公司将云计算数据中心落户中卫。中卫抓住机遇搭上信息产业的快车,一定会激发出更多的活力,获得更大的发展。近年来,中卫将云基地建成网上丝绸之路数据枢纽港、国家大数据产业布局的枢纽节点、云计算基础设施全球高端节点,促进区域长期、协调、可持续发展。甘肃日报报业集团总编室副主任李近远认为,西部云基地是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生动实践,是西部欠发达地区转型升级发展的典型示范。能在西部建起这样一个站在大数据发展前沿、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产业基地,令人钦佩,倍感鼓舞。“亲眼目睹了大数据在城市管理、市民生活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宁夏日新月异的变化,也让人切身体会到老百姓在新兴产业中的获得感。”到年,西部云基地将形成年产值亿元、就业数千人的全球领先的较完整的云计算特色产业链,产值年均增长达%以上,实现40万台服务器规模的云计算和互联网服务规模。“这是中国的沙漠硅谷!”第一次来宁夏的解放日报记者夏斌感慨道,来宁夏之前,一直有个疑问,中卫这一“旅游名城”为什么会成为“云计算中心”?参观后发现,不仅在于中卫的绝佳地理位置,关键是当地人具有“无中生有”的勇气和创新发展的担当。这很令人佩服,也是值得学习的。(记者 冯涛 王文革)欠发达地区 更要创新发展8月30日,在宁夏中关村西部云基地展馆,参加全国省级党报总编辑年会的嘉宾们听取工作人员介绍中卫云计算产业发展情况。在宁夏中关村西部云基地展馆,虽然连日紧密行程让参加全国省级党报总编辑年会的媒体同行略感疲惫,但一听中卫市云计算和大数据发展的介绍,顿时来了精神。广西日报副总编辑夏海澄驻足中卫与亚马逊合作的新一代云计算中心介绍展板前:“中卫云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随着亚马逊AWS公司入驻后,美国ZT、阿里巴巴、华为等服务器制造企业、云计算应用企业纷纷落户中卫,形成‘一雁领头、众雁齐飞’的头雁效应。”贵州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万群听后点头表示认同:“大数据时代没有先后。中卫发展大数据虽比贵州晚,但是中卫的云计算大数据市场化水平领先于贵州,两地可以互相借鉴学习。”他接着说,“同样作为欠发达地区,以前有人说咱们跟云计算扯不上关系,但现在看来,欠发达地区更要注重创新发展。”(记者 杨淑琼 张慈丽 和牧川)同饮黄河水 共护母亲河宁夏沿黄生态经济带上的璀璨明珠——青铜峡市,正以生态情怀生动诠释诗意栖居的美丽家园。8月30日,告别中卫市,参加全国省级党报总编辑年会的媒体同行乘车沿滨河大道,顺河而下直奔青铜峡市。大家本有些倦意,但一看车窗外黄河波涛滚滚,两岸绿树成荫,间有防洪设施齐整完备,远方是良田万顷,嘉宾们纷纷拿出手机,近距离定格母亲河。从卫宁平原出牛首山至银川平原,这是宁夏沿黄生态经济带的精华地段。成体系的平原绿网在防护黄河两岸生态的同时,给沿线乡村披上绿装,让滨河大道成为一条绿色生态廊道。“从中卫到青铜峡,一路上看到生态和现代农业、旅游完美融合,‘天下黄河富宁夏’所言不虚。河南与宁夏同饮黄河水,看到宁夏对黄河生态保护下了如此大的力气,我们也很欣慰,保护母亲河是我们共同的使命。”河南日报新闻出版部编辑马国华说,同饮黄河水,更应共护母亲河。(记者 和牧川 张慈丽 杨淑琼)(图片均为本报记者王鼎王洋党硕实习生马楠摄)更多宁夏60岁,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宁夏成立60周年新闻发布会速看

宁夏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公告发布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qxdljx.com/pqyhl/164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