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传媒创新驱动,激发新质生产力

2024/12/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白癜风精细化治疗 https://m.39.net/disease/a_6298359.html

7月6日,一座平方米的特色书店“江南书局·丝路之光”落地喀什古城,在树影掩映下光彩绰约。“江南书局”是由上海报业集团旗下上海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A股代码:SH.,下称“新华传媒”)近年为探寻独特江南文化基因而打造的特色书店品牌。而“丝路之光”,则是“江南书局”系列中走出上海的第一家书店。

喀什古城“江南书局·丝路之光”

在这一处兼具西域明媚和江南秀美的文旅交流空间,新华传媒尝试着把江南意象与丰饶壮丽的喀什景象相链接,让“东方明珠”上海与“丝路明珠”喀什遥相辉映,绽放异彩,以书店为场,以作品、作者、读者为媒,助推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当前,“新质生产力”一词已遍及各个行业领域,成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动力之源。对于文化传媒产业,怎样激发创新活力,推动转型升级,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新华传媒总裁刘航先生分享了他的见解。

“传媒上市第一股”的前世与今生

年2月4日,上海时装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股票简称“时装股份”,股票代码“”,也是热播剧《繁花》中宝总经历疯狂阻击战的服饰公司的现实原型。年7月,公司原控股股东华联(集团)有限公司将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国家股转让给上海华联商厦股份有限公司,并受让其所持有的上海华联超市公司%股权,公司更名为“华联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联超市”)。而到了年10月17日,“”这个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存在了十余年的股票代码,再次代表了新的单位,经过资产置换,公司主营业务由原来的经营连锁超市业务变更为经营文化传媒业务,由“华联超市”更换为“新华传媒”。

年1月,新华传媒完成定向增发,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年10月与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整合重组并更名为上海报业集团)、上海中润广告有限公司分别以其传媒类经营资产认购公司股份。定向增发后,新华传媒在以图书发行业务为主业的基础上,增加报刊经营、报刊发行、报刊广告代理等业务,成为当时国内唯一一家横跨出版发行和报刊经营行业的大型传媒企业,被誉为“中国传媒上市第一股”。

企业的转身与融合,见证了行业的蜕变与挑战

年,凭借在广告领域多年积累的经验,刘航负责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报刊广告代理工作,涵盖《解放日报》《新闻晨报》《新民晚报》等共计11份报纸及3本刊物。在这一阶段,图书与广告业务构成了新华传媒的主要收入来源。“当时我们的主营业务主要是两块,图书发行与报纸广告代理。其中,报纸广告收入大致在12亿元至13亿元之间,仅《新闻晨报》就占据了约8.2亿元的份额。”回忆平面媒体的昔日荣光,刘航感慨万千。

然而,随着互联网传播的迅猛发展,报纸广告在过去的十年里遭受了持续下滑的困境,甚至部分报纸如《申江服务导报》《房地产时报》《人才市场报》及《时代报》等已相继停刊。刘航表示,对于互联网时代的“新新人类”而言,报纸或许已成为陌生之物;至年,《新闻晨报》的年广告收入已缩减至不足4千万元,这说明报刊经营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当更加市场化的网络传播兴起时,广告主不再通过报纸,而是通过网络和移动终端、社交媒体直接面对消费者,从广告到消费的变化,导致了过去意义上的广告正在消失。刘航解释道:“我们过去常说报纸广告是两次营销的过程,首先是将内容呈现给读者,随后锁定目标读者并向广告客户推荐。”传统的广告只吆喝不售卖,而现在的网络营销,其直接的销售诉求已经超过了品牌需求。由于报纸是传统广告“展陈”模式的重要载体,面临的挑战尤为突出,实际上,这背后反映了整个广告市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为应对市场的变化,刘航透露,新华传媒于年对业务结构进行了重新调整,梳理了“1+3”四大板块的业务格局。其中,“1”代表图书板块,“3”则涵盖金融、房产和广告三大板块。图书板块作为核心业务,包含教材发行、馆配业务和零售端。目前新华传媒拥有上海市中小学教材发行权,年收入近6亿元;图书馆配业务在全国位列第三,年收入约3亿元;零售业务依托全市50余家新华书店、上海书城等,年销售额在2亿元左右。

“新华传媒近年来收入和利润相对稳定,年增长率保持在10%左右。然而,由于原有‘图书+广告’两翼齐飞局面不复存在,面对仅剩‘图书’单一传统主业的现状,当前我们必须思考和行动,迅速培育新的经营支点,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刘航说。

构建“5+5+N”文化空间矩阵,给书业一个绽放理由

自年以来,新华传媒强化战略引领,制订实施“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中心城区五大书城、五个新城“江南书局”、系列化特色书店“5+5+N”文化空间建设。

根据战略规划,新华传媒建设发展文化空间的主要抓手,聚焦“态”和“网”两个关键字:一方面,将符合书店气质的新型商业业态融入文化空间;另一方面,把网点布局置身于城市网络中进行考量,将网点规划放诸于上海“空间新格局”蓝图中响应落实,助力城市文化新空间建设。

上海书城

上海书城是上海重要的文化地标,也是新华传媒旗下最大单体文化空间,自年12月闭店重装,历时23个月改造,于年10月28日焕新回归。

全新亮相的上海书城彰显“以书为城”核心理念,通透明美的建筑在夜幕下璀璨夺目,仿佛千百部书籍辉映着万家灯火。项目亦成为上海首个获评碳中和铂金级标准的更新改造空间。新书城共7个楼层,建筑面积近1.2万平方米,聚合图书+咖啡、简餐、潮玩、艺展等多元业态,陈列图书11万余种、45万余册。年4月以来,上海书城作为全新文化活动品牌“新华悦读”的主阵地,承接了“生活节”市集、“快闪周”等活动。

为积极响应上海“新城发力”的战略部署,新华传媒精心策划并打造了“江南书局”系列文化品牌。截至目前,已相继推出了奉贤新城的“书的庭院”,嘉定新城的“疁城之瞳”,以及青浦新城的“青溪之源”,以此展现各新城独特的文化魅力和人文底蕴。

奉贤新城“江南书局·书的庭院”

嘉定新城“江南书局·疁城之瞳”

新华传媒始终秉持将文化价值作为特色书店之核心、持续发展之基石的理念。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并推出了“N”系列特色书店,这些书店以“分众化”为视角,专注于垂直领域的深耕。从选址到日常运营,新华传媒始终紧密围绕“文化的历史积淀与发掘传承”展开创新,致力于打造并强化“小而美”的书店特色,以此来丰富读者的文化体验,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致敬红色文化的“书局”

书局坐落于四川北路号,即陈云同志曾工作并在此间入党的商务印书馆虹口分店旧址,于年6月开业,系上海第一家面向公众的红色主题书店。

礼赞国史文脉的“·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

书局诞生于原内山书店旧址四川北路号,与“书局”两两相望、交相辉映着四川北路红色文化带。书局融合图书、茶座、文艺漫谈、交流沙龙等复合业态,以鲁迅的创作脉络和社会文化活动为核心,成为沪上弘扬鲁迅精神、开展国际对外交流的代表性文化地标。

关爱视障人群的微型书店“逆光”

位于南昌路号,面积仅37平方米。书店呈现为一颗通透店内外的“大眼睛”,以“非视觉文化”为核心诉求。作为沪上首家残疾人友好书店,店内精选余品种盲文书、气味图书、触摸图书及一批残疾人作家和盲人作家优秀图书,营造残健共融的人文温度,吸引公众纷至沓来,在“非视觉”空间里感动驻足、体悟生命。

目前,“5+5+N”书店布局蓝图已基本完成重构。五星并耀的中心城区五大书城网络初步绘就,亮点纷呈的新城“江南书局”渐次落成,一批“N”系列特色书店接连推出。刘航说,新华传媒近年推出的一批文化空间成果,既给了各界一个注目、认可、垂青我们的理由,也为书业争得了一个绽放的理由。

在今年的“世界读书日”期间,新华传媒精心策划并推出了“新华悦读生活节”“新华悦读·书城快闪周”以及“新华悦读文学书房”等一系列富有创新性的文化活动,以此全面打响并推广“新华悦读”这一活动品牌。同时,新华传媒亦积极继承并发扬以往活动品牌的深厚影响力,包括全国新书发布厅、市民文化客厅、“上海·故事”读书会、申学课堂,以及以“江南书局”为根基的“新江南读书会”等,持续深化打造具有深度、温度及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塑造有影响力的城市文化品牌。

以“数实融合”为关键,开启新三年“数字化转型”

在刘航看来,将新兴科技与公司主营业务有机结合,是推动产业升级和公司转型的关键所在。在此进程中,尤为重要的是如何将新兴技术高效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并精准找到与公司业务相契合的切入点,积极响应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决策部署。刘航表示,新华传媒按照“三年行动计划”战略部署,推动数字化转型取得实质性突破,具体包含三个主要方向:一是“书城”App的深化发展;二是数字广告领域的探索;三是数字图书馆的构建与完善。

年10月28日,“上海书城”App伴随全新落成开业的福州路上海书城同步正式上线运营。截至年6月,累计注册用户约6万,全面覆盖全市新华书店、书城,其中一批新型门店可实现购书“半日达”。通过畅通数字连接、加强线上统筹、提升用户体验、促动提质增效,新华传媒实现了门店运营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升级重构。

年,新华传媒计划启动旗下传统新华书店的数字化改造升级,推动更多传统门店加快融入文化数字化创新发展体系。依托近年来“书城”App开发等技术积累,探索智能书架、室内导航、智能导购、实时联动、隔空互动等一批新技术场景,为读者打造全新的智能化消费、交互式阅读和零距离交流等多元体验,从而增强“数智化”水平,营造沉浸式空间。

与此同时,为响应上海推动数字广告业发展的政策指引,新华传媒积极探索建设自有数字广告阵地,选取上海书城长宁店户外广告屏为试点,将其由传统户外形态改造为新型裸眼3D大屏,推出创意新颖、效果震撼的视觉景观,打造中山公园商圈引人注目的文化地标。4月,取得市、区两级绿容部门广告设施点位批文,正加紧推进改造工程。

年3月启动运营的临港科技智慧图书馆,作为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常设会场的重要配套设施,是全球首个数字化沉浸式图书馆,由新华传媒旗下企业代为运营。作为一座“没有纸质书的图书馆”,其云平台聚合了1.81亿条外文、1.52亿条中文搜索结果,9.9万本电子书及有声读物等海量数字资源,实现了世界一流资源数据库的广泛接入,包括Nature、EBSCO、爱思唯尔(Elsevier)等海外权威数据库,以及国内科委、万方数据库等。

临港科技智慧图书馆

下一阶段,新华传媒还将大力推动“数实融合”走向深化,以“场景”为牵引,用数字化赋能图书门店再造场景、重焕新生,为传统广告业务谋求具有更强竞争力的新场景,以重现生机;以“体验”为内核,依托文化内容及服务的多年业务积淀,推出更高附加值的文化体验形态。

生产力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亟需新的生产力理论作为指导。当前,新质生产力已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现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推动和支撑作用。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特征在于其创新性,这种创新性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推进科技创新、业态创新和管理创新,从而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并将科技创新的成果广泛应用到各个产业和产业链中,通过技术创新来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同时积极布局未来产业,以构建现代化的产业体系。

“作为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新华传媒同时肩负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责任。我们要通过自身的努力,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刘航表示。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qxdljx.com/pqyyf/165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