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半年,典型的胶质母细胞瘤MR病例影像

2021-4-1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北京市白癜风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

患者信息

女,18岁,头痛9年加重半年。

左右滑动查看

01

怎样读片?

右侧额顶叶可见一囊实性团块样肿块,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实性成分和囊壁中等度强化。病灶边界不清,邻近脑组织及侧脑室受压改变,周围水肿不明显,中线结构左移。

02

诊断结果

右额顶叶胶质母细胞瘤(WH0Ⅳ级)

病例讨论

胶质母细胞瘤是发生于成人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上皮性肿瘤,占神经上皮肿瘤中的22.3%,占颅内肿瘤的10.2%,由于肿瘤细胞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又称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恶性程度最高的星形细胞。

胶质母细胞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常累及成年人,发病高峰为45~75岁,男女发病比为1.26~1.28∶1,20岁以下发病率仅为1%.

鉴别诊断

1、脑转移瘤:发病年龄较大,典型表现为瘤灶边界较清且瘤周水肿明显,主要位于幕上或幕下的灰白质交界,而胶质母细胞瘤多位于幕上脑实质内。另外,多发性脑转移瘤多有原发肿瘤病史;

2、原发性脑淋巴瘤:常为多发病灶,多位于脑室周围、胼胝体和基底节区,较少累及皮髓质交界区或小脑,且病灶多呈均匀等信号,DWI多呈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多呈“握拳”状或“团块”状强化。

影像征象

典型的胶质母细胞瘤MRI表现为T1WI实体部分呈等或低、等混杂信号,少数肿瘤实体内出现高信号,与肿瘤增殖旺盛或出血有关,T2WI实体部分呈混杂高信号.由于肿瘤呈浸润生长,故边缘模糊,部分病变与肿瘤周围水肿分界不清,常伴有明显指套样水肿;肿瘤内异常血管增生形成线样“流空效应”区。

由于胶质母细胞瘤的病理学特点为组织内有明显缺血性凝固坏死灶,周围瘤细胞呈栅栏状排列,间质内小血管明显增生。增强扫描时,肿瘤强化方式多呈“花环”样、不规则环形、岛形或螺旋形改变;囊变性和坏死区周围肿瘤实质呈特征性“假栅栏征”,即圆形、椭圆形未强化区散在分布在强化区内,类似乳突蜂窝小房。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如果您是一名基层医生,请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qxdljx.com/pqyzd/121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