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经典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第十三届新
2023-4-2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12月21日,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办,江苏省侨务办公室联办,新华日报传媒有限公司、江苏交汇点云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大学华智全球研究院、新华传媒智库、新华日报经济周刊承办的“致敬经典传承创新——第十三届新华高峰会”在南京举行。来自省内外的知名企业领袖、金融高管、经济专家和学者等逾名嘉宾共同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
新华高峰会是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连续13年精心打造的高层次品牌峰会,已成为省内外有重要影响的论坛品牌。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江苏也在这一年率先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本届高峰会邀请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龙永图,中国商业文明研究中心、秦朔朋友圈发起人秦朔等知名人士参加,深度论述传承经典在时代坐标中的关键意义,解析未来经济走势与对策思路,研判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新机遇、新变革。
启动仪式上,企业家站“C位”,成为最大的亮点。五星控股集团董事长汪建国,中建安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田强,盛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缪汉根,与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行长田枫林,中信银行南京分行行长陆金根,新西兰新中贸易促进委员会常务副会长、新西兰今典集团董事长孔钧生站在中心,与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宁,江苏省委统战部副部长、江苏省侨务办公室主任王华,江苏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江苏省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桑学成,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副行长谢宁,江苏证监局副局长许加林,新华日报社社长、党委书记,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双传学共同启动峰会。
双传学表示,举办以“致敬经典、传承创新”为主题的高峰盛会,意在从70年澎湃历程、特别是近5年铿锵实践所涌现的发展典型中汲取丰厚经验,为苏企进一步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跨越,通过全球苏企新作为,为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江苏实践群策群力。致敬经典、传承创新,国家经济发展便有力量;致敬经典、传承创新,江苏率先发展便有动力;致敬经典、传承创新,媒体融合发展便有方向。
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各方砥砺前行,携手共进。作为本届新华高峰会联办方,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侨务办公室主任王华致辞表示,江苏开放型的大省优势和日益完善的双创环境,一定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外华侨华人来江苏投资兴业。以侨为桥、引才筑巢,需要我们用共同的“根魂梦”凝聚侨心侨力,共筑中国梦的江苏篇章。
高峰会现场。
当前,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将何去何从?
在龙永图看来,全球形势有三大变化:中国的崛起是积极的变化;逆全球化趋势是消极的变化;以及前景不确定、不明朗的重大变化,比如美国、欧洲的变化。应厘清变化,提振信心,把握中国开始走向全球最大进口国、国际贸易深度融合新格局形成、整个国际贸易重心正在转移等趋势,继续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当中赢得主动权。
秦朔认为中国经济到了关键时刻。接下来,从内容到形势都在发生一场新的革命,简单说就是从粗浅时代到精深时代。转型时期,我们应瞄准筛选出优质产品和服务,中国市场未来必将十分可期。
当天高峰会上,雪浪数制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王峰、百奥迈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朱远源、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党委书记常德盛等互联网新经济、侨海报国代表、乡村振兴代表围绕“传承创新,我的‘高质’发展故事”展开热烈对话。“新华日报年度经济封面人物”“江苏地区金融机构品牌榜公益推选”最终结果同步揭晓。
龙永图:新华日报打造的高峰会极富品牌价值
龙永图
在第十三届新华高峰会上,作为主讲人,龙永图发表了演讲,他首先表示,新华日报是中国报业的“老字号”,新华日报用这个极富品牌价值的名字打造了新华高峰会,大家有机会可以相互交流、凝聚共识,这非常重要。
龙永图说,当前的经济形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我们面对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最积极的变化,他认为是中国崛起。中国成为全球进口大国可以满足我们对高质量产品的需求,满足中国企业更深入全球产业链当中的需求,企业可以进口更多的零部件材料来提高中国制造业的水平。
第二个大的趋势是形成国际贸易深度融合新格局。希望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的重组过程当中,不断提高产业链质量,完善产业链的完整性。把中国的产业链延伸到全球去,实现中国产业链的国际化和全球化。
第三点是中国对外贸易的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整个国际贸易的重心也在发生转移。过去我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是欧盟,第二个是美国,第三个是东盟,现在第一仍然是欧盟,第二是东盟,美国已经退居第三。随着“一带一路”的实施,我们和新兴国家市场比例在全球贸易格局中占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们希望把蛋糕做大,扩大新兴国家市场的国际贸易总量,增加对美国、欧洲的市场数量。
龙永图表示,当前国际贸易的大趋势第四个方面,就是全球化的趋势不会改变。
秦朔:投资主导方向将转向知识技术
秦朔
新华高峰会的主讲人之一,中国商业文明研究中心、秦朔朋友圈发起人秦朔和大家分享了一个命题:中国经济到了一个关键时刻。年时渣打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团队预测,到年中国占全球经济总量可能是美国的两倍。预测还说大概在年,中国在占全球经济总量30%以上的水平,有没有可能呢?我觉得是有可能的。
目前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认为在美国进行资产配置成本太高,毫无疑问要在中国进行配置。中国有很大的机会,但同时也有很大的挑战。
未来十年,中国的机会在哪里?
秦朔认为,很大一部分在衣食住行上。以出行为例,当前,国内全年的旅游消费大约5万亿规模。平均下来,每个人只是一个季度出行一次。“前两年,汉庭最早的创始人跟我说,中国有万间房间,但是大部分房间每天的房费在元以内。”整个中国目前有约80万家酒店,连锁品牌化率约为17%,同比欧洲的39%、美国的70%,中国酒店的品牌化,品质化、专业化、连锁化只是刚刚开始。
秦朔称,中国经济接下来从内容到形式都在发生一场新的革命,简单地说就是从粗浅的时代到精深的时代。过去不注重底层的创新,没有核心技术,未来必须突破。每一个十年,全球市值的领导者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从主导的方向来讲,要投知识,要投技术,要投数字化能力,要投连接新兴消费者的社区运营能力,企业要有精益化的能力来为社会提供好的产品和服务,坚持这样的道路,筛选出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中国的未来是完全可以想象的。
来源:交汇点记者付奇、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金磊
图片: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邵丹余萍摄
编辑:江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