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都要趁热喝服用中药的温度大有讲究

2021-7-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最好的中医专治白癜风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赵松波副主任中医师

中药汤剂是当代人调理、养生、治病的方法,有人喝中药时总是趁热喝,这几乎成为一种“默认的真理”,但事实上,并非所有情况下都适合温服中药,有不少汤药放凉了再喝效果更好,当然这也跟对应疾病的类型有关。

中药并非都要趁热喝

传统的中医理论对口服汤剂的温度是非常讲究的,仅服法就有十多种,具体到药水温度就有三种:温服、热服和凉服。

一般的中药汤剂应该“温服”,即药汤煎煮后立即滤出。在常温下晾至30℃~37℃时再喝;丸、散类的中成药应该温开水送服。这也是温服的一种。发散风寒的中药,应该“热服”,并且可在服后吃些热稀饭、热水,以助药力。而解毒、清热的药,尤其是夏天解暑的中药,则“冷服”效果更好。

在南方,夏天经常服用一些“凉茶”,实际上也属于中药的一种。顾名思义,很多凉茶都是晾凉了喝,清凉解暑效果才更好。

温服?凉服?不确定时问医生

对于服中药,一般来讲,治疗热病的药可凉服,而治疗寒证宜热服。患者可根据自己的情况掌握服药的温度。

在中药方剂中,有个小窍门,一般情况下,叫做“汤”的多数热服,而叫做“饮”的多数需要凉服,因为古语中汤和饮本身就是有温度区别的。但为慎重起见,患者最好在开完药后,再问一下中医师相关的服用方法,以防出现偏差。

医生介绍

赵松波

副主任中医师

诊疗科目:中医内、妇、儿科专业特长:擅长治疗久咳、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高血压、冠心病、肾炎、肾结石、前列腺炎、肠胃功能不调、胃炎、胃溃疡、皮肤敏感、痤疮、月经不调、不孕、盆腔炎、囊肿、小儿消化不良、麻疹、疳积、水痘及小儿、老人常见病、多发病。出诊时间:星期二下午、星期六下午中医内科团队推荐

我馆中医内科由罗永佳、卢时杰等名誉馆长为学科带头人,赵松波、黄观熙、湛金然、陈秀梅、罗曼莉、廖新雄、张慧仪、张栈等副主任医师,以及邓志强、王峦峰、张伟良主治医师等为诊疗专家团队主诊,科室力量雄厚,疗效显著,在治疗常见外感、咳嗽、高血压、失眠、眩晕,以及消化系统疾病的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便秘、急、慢性腹泻等方面疗效显著。

审核:芳草部分资讯来源:网络(侵删)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qxdljx.com/pqyzl/128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