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ldquo解放rdquo了,
2021-8-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专家提醒:考生须警惕“后高考”综合征
一年一度的高考落下帷幕,寒窗苦读多年的考生们终于“解放”了。
从高度紧张到突然松弛,有不少考生开启“自我放飞”模式,放纵玩乐,也有部分考生停留在高考的氛围之中难以自拔,而抑郁、失眠、焦虑,以上都是“后高考”综合征的表现。
对此,专家提醒,考生高考后要科学合理地规划高考后生活,进行适量的运动或者培养兴趣爱好,可以帮助考生更快地调整心态。
作息不规律易降低免疫力高考后,考生们一下子轻松了许多,压抑多年的玩性终于得到释放,看影碟、打游戏、上网聊天、蹦迪、唱K等,都被安排上日程,甚至通宵达旦。也有考生成天埋头大睡,恶补睡眠,还有的暴饮暴食,把高考前不敢吃的汉堡、雪糕、冷饮、火锅等,都吃了个遍。
对此,专家提醒考生应控制这类行为,不规律的生活作息,身体会一下子难以适应,出现身体不适症状。
江门市名中医、医院治未病科负责人任小红主任表示,考生高考前学习很紧张,久坐、久视、少运动,会导致脾虚气滞、胃脘胀闷,而巨大的精神压力,又会造成肝气郁滞、肝火盛。如果高考后,考生生活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健康,会加重脾、胃的负担,出现胃痛、喉咙痛等症状。长期下去,会导致身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建议考生高考后还是要合理安排休息与户外活动。
家长不宜给考生大量进补长时间、高负荷的学习,会给考生身体带来一定的损耗,有的会出现肠胃不适、头痛、眼睛干涩等,因此不少家长在高考后会给孩子“进补”。对此,任主任提醒,家长给孩子补身体,要注重营养搭配,与四季节气相适应。现在是盛夏,空气闷热、湿热,正是心火旺的季节,家长不宜给孩子大补。
那么,高考后,家长应该怎么正确给孩子调理身体?任主任建议,天气湿闷会加重脾、胃的不舒服,导致疲劳乏力、胃口差。家长在给考生煲汤时,应以健脾益胃祛湿为主。
“茯苓、扁豆、陈皮等食材,具有健脾益胃功效。在这些食材的基础上,可根据考生身体状况进行搭配,如脾虚、感觉成天疲劳乏力的,可加入淮山补气;湿气重的,可加入五指毛桃祛湿;脾虚、湿气重又燥热的,可加入冬瓜、红萝卜、马蹄等清热;眼睛干涩、不舒服的,可适量加入枸杞、菊花。不过,要注意的是,菊花性寒凉,女生不宜过量饮用;兴奋、失眠的,可加入莲子、百合养心、养神。”任主任说。
任主任提醒,任何食材都不能过量服用,应根据季节、天气以及考生的身体状况,适时做出调整。“现在人们对养生有着这样一个误区:什么东西有益,就长期吃。其实长期服用某一种食材,会打破身体的平衡关系,如每天泡党参喝,会导致肝火、心火旺盛等,所以家长给孩子进补要适度。
适量运动有益身心健康高考期间久坐、缺乏锻炼,导致部分考生出现不同程度的腰酸背痛。高考后,考生应进行适量的锻炼,这样可缓解腰酸背痛症状,让身体机能逐渐得到恢复,而且运动还能帮助考生调节情绪,保持愉悦的心情。
那么,在运动的过程中,考生应该注意什么?高考后,考生不宜做过于剧烈的运动,可考虑竞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方式。每天运动时长保持在半小时至一小时之间。运动前后要做好热身、拉伸运动,避免运动受伤。运动后切忌马上大量补水、喝冷冻和高糖饮料。也不宜洗冷水澡,宜喝温开水。现在正值夏天,建议考生早上或晚上进行户外活动,以免中暑。
家长要多 高考后,考生们普遍失去目标,做事缺乏目的性,甚至会因此而感到空虚、迷茫。专家建议,家长在这段“真空”时段不要放松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很多考生以为考完就万事大吉,殊不知填报志愿与考试同等重要。如果不趁着考后的一段时间去了解相关院校及专业,待高考成绩出来后,就会进入焦灼状态。高考过后放松要适当。家长和考生对劳逸结合有一定的认识误区,认为近段时间学习、工作比较辛苦,放松休息就是不用消耗脑力,拼命地补眠、玩乐。其实所谓的休息,不是靠睡觉就能恢复的。相反,适量的体育运动,动静交替,让休息的时间过得充实,人的心情会更加愉悦。
此外,有不少考生陷入从考前紧张转到担忧考试成绩的焦虑状态。考生的压力主要来源于自己。当期望与现实不对等时,心理会产生落差,此时就会出现情绪问题。多数考生考完之后会选择短暂的放松,通过外出旅行或者其他娱乐方式,让自己先不去想成绩的问题,但有的考生不能自我调节,就会出现情绪问题,表现为焦虑、失眠、暴躁等。
那么,应该如何缓解考生在成绩公布前的焦虑?专家建议,越是精神紧张的时候,考生越要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这样才能面对巨大的压力。作为家长,应该多 最后,专家提醒家长,当孩子出现以下状况时,医院寻求专业治疗:
1、情绪不稳定。本来性格开朗的孩子,突然变得不爱搭理人,不出去进行社交活动,不愿意与家长沟通,回避家长;
2、茶饭不思,失眠,经常哭泣;
3、经常表露出愧疚、自责情绪,多次跟父母说“对不起”“没有考好,愧对你们”等话语,表现悲观。
专科链接医院治未病科成立于年12月,是广东省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示范试点单位之一,是江门五邑地区中医治未病的最高平台。治未科包括:中医体质辨识中心、成人及儿童健康调养中心、中医传统疗法中心三大重要组成部分。
治未病科本着“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治未病理念,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为健康、亚健康、病前状态、慢性病及愈后康复等人群提供中医体质辨识、健康调养咨询、健康管理、中医传统疗法干预等服务项目。
积极开展无痛蜂疗、膏方、雷火龙灸、中医美容、小儿推拿、各种特色针灸、平衡火罐、砭石疗法、刮痧、拔罐、刺络放血、穴位埋线、火针、壮医药线点灸及棍针推拿等特色项目。针对各种慢性病和治未病三大阶段9大体质开展中医传统疗法干预治疗和综合调养,体现传统医学治未病、防重于治、养生保健和健康调养的学术思想。
专家推荐任小红
医院治未病科负责人,主任中医师,江门市名中医,善于运用中医脏腑辨证、气血辨证、天人相应、子午流注理论进行中医体质辨证、健康调养、美容养生;擅长中医中药、蜂疗、灸疗、放血、针灸、膏方等治疗疲劳综合征、过敏性鼻炎、月经不调、痛经、乳腺增生、盆腔炎、不孕不育、心悸失眠、头痛、湿疹、荨麻疹、水痘、带状疱疹、痤疮、黄褐斑、脱发、咳嗽、感冒、哮喘等。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周六上午
出诊地点:8号楼1楼治未病科室
文章来源:江门日报
指导科室:治未病科
编辑整理:宣教科
长按识别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