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梨林卫生院三伏贴开始预约啦
2020-11-1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也是一年之中补充人体阳气最佳的时节,正是“驱寒固本,冬病夏治”时,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抵抗力好才是硬道理。中医根据“春夏养阳”理论提倡“冬病夏治”,即在夏季阳气旺盛之际用中医中药进行调理体质。
三伏贴结合针灸、经络与中药学优势,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俗话说“热在三伏”,在夏季人体气血旺盛、腠理开泄之时,注意阳气的培育和补充,使用辛散温通的药物敷贴特定穴位,激发正气,固其根本,能达到未病先防,减少或防止冬病的发生。
儿科疾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
妇科疾病:痛经、慢性虚寒性盆腔炎、宫寒不孕等。
内科疾病:慢性胃肠疾病、虚寒性胃痛、结肠炎、肠易激综合症、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
骨关节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寒腿、肩周炎、颈肩腰腿痛、产后风湿症、软组织风湿症等。
其他:也适用于怕冷、怕风、平素易感冒或冬季反复感冒的虚寒体质患者。以及某些属于中医所讲虚寒性疾病,如受凉后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等。
连续贴敷三年以上,上述疾病大多能够明显减轻症状,减少发病率。1.肺炎急性期,发热,体温超过38.5℃。
2.有严重心、肝、肾、脑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严重糖尿病患者、严重过敏体质者、皮肤长有疱、疖或皮肤有破损者。
3.处于疾病发作期的患者,支气管扩张、活动性肺结核咳血患者、阴虚内热者、孕妇。
根据不同疾病特点,分不同证型,辨证取穴。
伏前
年7月1日—年7月10日
初伏
年7月16日—年7月25日
中伏
年7月26日—年8月14日
末伏
年8月15日—年8月24日
加强
年8月25日—年9月10日
1.敷贴过程中忌生冷、辛辣食物,以免影响效果。
2.贴敷后不宜去空调房,因为遇冷后毛孔收缩影响药物吸收。
3.贴敷时可能有麻、热、痒的感觉,属于药物吸收的正常现象。但有少数孩子对贴敷反应敏感,因疼痛而哭闹,则应马上取下药物,以免对皮肤造成灼伤。
4.一般成年人2-4小时,儿童1小时,根据个人体质差异,贴敷时间也可以做适当调整。
5.“冬病夏治”包含了中医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医院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个人体质和病症的具体表现辩证施用确定贴、灸次数。
贴敷地点:梨林卫生院门诊楼二楼中医馆
董医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