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逾5800万次征服海外观众上海日报
2023-4-1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白癜风该怎么治 http://pf.39.net/bdfyy/bdfzg/140808/4443995.html
近年来,“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被高层予以高度重视。加强顶层设计和研究布局、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成为了媒体行业的共同重要课题。
上海这座城市,是中国链接世界的枢纽、世界观察中国的窗口。记录在上海发生的故事,成为了讲述“中国故事”的重要切口。而“融媒体转型”浪潮为媒体外宣开展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可能。
以此为背景,财联社
鲸平台对话上海日报(ShanghaiDaily)副总编辑沈科,分享上海日报如何充分实践并抓住融媒体转型机会,更好地践行“讲好中国故事、提高中国国际传播力度”。
上海日报是上海报业集团旗下的英文媒体,以上海、长三角地区的英语新闻为特色,提供最新最全面的英文新闻与资讯。自年深度融合、全面转型以来,上海日报打造出了“绿眼睛Andy”、“QiaoShanghai”、“曦望”、“理想餐桌”等一系列优秀的对外传播IP。
年5月下旬,上海日报制作的,记录上海疫情期间市民生活状态的纪录短片《在路上》进一步“破圈”,累计播放万余次,在海外传播播放量万余次。该片被海外观众评价“向你们致敬”,“这是真正媒体人的大作”。
以下为鲸平台记者与沈科完整对话。
鲸平台:沈老师,请您介绍下上海日报进行融媒体转型的背景与初衷。
沈科:上海日报为本地外宣媒体,始终定位于讲好上海故事,这是坚持不变的。
说到转型,从年开始,我们在报道内容和分发渠道方面,做出了许多调整。内容方面,我们原先是典型的本地外宣媒体风格,即报道综合类内容,形式也是以图文为主。
从年起,随着媒体融合的发展,《上海日报》愈发强调特色,和传统综合类新闻媒体做出差异化。我们先后成立了视频制作部和焦点新闻部。焦点新闻部会专注于深入一线、有深度、引人思考的报道。而很明显可以看到,视频的外宣效果最立竿见影。因为视频可以跨越语言不同的障碍,我们拍摄的对象,有老外,也有中国人,配上双语字幕,国内外观众都能一下子就看懂。
渠道方面,我们最初内容分发渠道以报纸为主,读者人群基本上是长三角外籍人士以及旅居在上海的外地朋友。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推进,我们开始将目标用户向外扩张至触及全国、全球。
年的整体转型包括了发布渠道的拓展,我们先后在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