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有味有趣有知识南方报业小记者感受客

2023-3-1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点击查看专题。

01:56

有味有趣有知识!南方报业小记者感受客家“非遗”魅力

在惠州,提起“非遗”美食,你能想到什么?11月14日上午,南方报业小记者走进博罗县罗浮山客家婆景区,通过实地参观、现场讲解、自由体验等环节,“零距离”感受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沉浸式体验豆腐花制作工艺,开启一场美食与文化交融的探索之旅。

▲授牌仪式现场。

当天,还举行了以“品味客家文化延续非遗烟火”为主题的南方报业小记者客家婆景区实践(研学)基地授牌仪式。客家婆景区主办方——博罗罗浮山润心食品有限公司行政总监张彩英、南方报业小记者惠州联络站执行主编伍源等参加活动。

▲南方报业小记者惠州联络站执行主编伍源致辞。

南方报业小记者惠州联络站执行主编伍源表示,南方报业小记者重视引导小记者了解本土历史文化,该实践基地的授牌将为南方报业小记者开展常态化非遗知识普及提供新平台。

品味客家山水情,探秘“豆花”生产史

见证授牌仪式后,一碗清甜的豆腐花拉开参观游览的序幕。客家婆景区主办方——博罗罗浮山润心食品有限公司行政总监张彩英以“一碗小小的豆腐花,凝聚着浓浓的客家山水情”为主题,为小记者们讲解了制作豆腐花的材料、工艺流程和历史典故,体验客家人独特而又热情的待客之道。

▲南方报业小记者正在品尝豆腐花。

“原来豆腐花还能有不同的味道”“口感好嫩滑!”“之前吃到的豆腐花都是冷的。”在品味的过程中,小记者们不住地赞叹。镜头下的豆腐花纹理细致,香气似乎要溢出屏幕。

客家婆景区以“客家婆山水豆腐花”的生产为主线,串联起一系列的豆腐制作工艺历史:刘安雕像向小记者们展示豆腐的形成与来历;“百磨长廊”在展示古代制作豆腐最重要的工具——石磨的同时,集中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智慧,拓宽了小记者们的知识面;铺满墙壁的客家生活插图,凸显了客家人勤劳踏实的处世精神。

▲南方报业小记者了解豆腐起源历史。

科技赋能发展,时代呼吁创新。“现在的豆腐花生产是什么样的呢?”为了解答小记者的疑惑,张彩英带领小记者们参观了位于景区里的无尘化生产车间,并耐心地解答小记者们接二连三的疑问。“目前我们的生产车间的产量,已经达到每小时两万杯。”厂区的自动化、现代化的生产在让小记者感到震撼的同时,也在他们心中埋下了一颗颗科技创新的种子。不少小记者表示收获良多,并在随身的笔记本记录下感受和见闻。

▲客家婆豆腐花的现代生产车间。

▲小记者记录下见闻感受。

学习新闻播报,走进非遗展馆

秉承着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在小记者们游览完毕后,南方报业小记者的专业老师依托客家婆景区独特的非遗制造产业与文化内涵,开设“客家婆”特色小记者课堂,以青少年的视角完成对客家婆景区的游览播报并以采访的形式对话景区工作人员。

▲南方报业小记者特色课程。

采访是记者的职业技能的关键一环,作为一名小记者,如何进行采访?采访中需要注意些什么?上镜播报又有怎样的要求?课堂上,老师结合客家婆景区的特色,带领小记者们找寻采访的不同技巧和方法。在老师的带领下,小记者们撰写好了采访提纲,并模拟了实际采访情境,为后续的采访出镜打好基础。

▲小记者刘梓铭对话博罗罗浮山润心食品有限公司行政总监张彩英。

最后,小记者们兵分两路,一部分小记者对话博罗罗浮山润心食品有限公司行政总监张彩英,另一部分小记者跟随景区专业讲解员,参观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

▲小记者尹韩愉正在参与录制视频播报。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内呈现了“客家围龙屋”建筑模型、客家凉帽、客家舞狮以及其余3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的客家泥塑艺术展,以泥塑的形式风趣地展示客家人的生活习俗,让小记者们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客家“非遗”的传承与创新,为未来成为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做下铺垫。

▲南方报业小记者参观客家往事馆。

据悉,客家婆景区是博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基地,于年6月正式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汇聚了客家千年文化韵味,是一个集生产与工艺展示、观光、购物和客家文化展示于一体的景区。

▲南方报业小记者与双方领导嘉宾的合影。

南方报业小记者惠州联络站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qxdljx.com/pqycs/152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