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践以数字化转型提升开门办报水平

2025/1/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党的二十大提出了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的明确要求。用数字化手段提升“开门办报”水平,把全社会的宣传资源有效集纳起来,是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题中之义。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以下简称“浙报集团”)自主设计研发了数字化新闻业务应用“融媒通”,进一步整合省域范围内的宣传资源,努力成为全社会宣传资源的激活者、整合者和推动者。凭借设计新颖、实用,数字化应用“融媒通”成功入选年中国报业媒体融合“用得好”案例库,获得年度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强化整合省域宣传资源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新闻生产方式已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为此,浙报集团积极寻求创新,通过构建数字化应用平台,推动宣传资源的数字化整合与高效利用。1.从“点对点”到“点对面”的转变。“开门办报”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纸媒时代,党媒通过通讯员来稿,有效地激发了群众参与办报的热情,报纸也因此贴近实际生活,广受群众欢迎。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图片、视频为表现形式的通讯员来稿占比迅速增加。尽管通讯员给媒体发送的稿件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稿件素材的传输过程仍然延续“点对点”的惯性,即从一名通讯员的手中传递到一名媒体记者手中,后者完成对图文音视频的编辑制作,再传递给媒体编辑去审核发布。如何以数字化的方式整合全社会的宣传资源、新闻素材,提升内容生产效率?浙报集团积极探索实践,并于年8月正式上线了数字化应用“融媒通”。对于广大社会创作者来说,他们只需在手机上安装这个应用,就可通过“报料”“写稿”等功能迅速把新媒体稿件或素材,一键送达媒体编辑后台,浙报集团所属媒体的编辑对来稿进行选用。如此,实现了新闻素材投送由“点对点”到“点对面”的转变,极大地提高了融媒时代内容生产的组织效率。通过该应用的“征稿”功能,媒体还可发起新闻策划活动,用户可在线及时响应。由此,通过众包共采的协同作业使得媒体的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同时也强化了媒体的议程设置能力。此外,“融媒通”更注重对素材的整理归类。在设计上,“融媒通”与以往的发稿邮箱不同,它要求社会创作者在发稿时就为图文音视频素材打上时间、地点、人物、主题、场景等标签,并鼓励创作者自行添加更多的标签。“融媒通”本身也会提供标签参考词,方便供稿人勾选。这些自带标签的素材,源源不断地流入该应用的“媒资素材库”,为后期对素材的二次开发利用打下了基础。2.融媒共享联盟为之提供底层支撑。“融媒通”应用得以开发并运行的底层支撑,是浙报集团于年4月设立的融媒共享联盟。该联盟成员不仅包括浙江省11家市级媒体及90家县级融媒体中心,还涵盖多家非媒体单位,如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产业平台、智库机构,以及大量镇街村社,形成了纵贯省市县乡村宣传力量的格局,在省域范围基本构建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宣传体系。年,潮新闻客户端上线,共享联盟成员发稿3万余篇,全网传播量超万的稿件就有篇。“融媒通”上线后,共享联盟成员将各行各业带着烟火气的新闻素材方便、快捷、大量地投送到浙报集团的编辑后台,不仅提高了省域范围新闻生产的组织效率,还将各行各业的宣传力量高效动员起来,有力地推动了省域一体化传播体系建设。截至年初,“融媒通”已发展用户2.5万余人,用户发送素材稿件近40万篇,浙报集团由此组建起省域范围集约高效的内容生产体系。赋能传播体系中的基层单元“融媒通”的上线不仅有助于浙报集团提升新闻生产效率,更能激发基层宣传力量,提升基层融媒生产能力,从而推动整个传播体系的优化与发展。1.为社会创作者提供全链路反馈。“开门办报”需要发动各行各业的宣传力量为党媒提供有价值的新闻素材。社会创作者投稿后往往十分关心投送的素材是否引起了新闻单位的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qxdljx.com/pqycs/166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