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看万江大汾大美汾溪传古韵

2024/5/1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www.zherpaint.com/m/
广东省委部署实施“百千万工程”,是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畅通经济循环的战略举措,是惠民富民、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内在要求,是整体提升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水平的迫切需要,对推动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具有重要意义。今年以来,万江街道各社区、各部门迅速行动,推动“百千万工程”实现良好开局。为推动万江街道“百千万工程”“”典型引领工作体系走深走实,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近期,南方+万江频道推出《“百千万工程”看万江》系列报道,通过对话社区党组织书记、实地看项目等形式,挖掘呈现万江各社区高质量发展一线故事。起跑即冲刺,“头号工程”时不我待。第四站,我们走进大汾社区。万江街道大汾社区是一个具有诗情画意的地方,书画、粤曲、龙舟、醒狮……这些名词是东莞人对大汾的初印象。今年以来,大汾社区全面铺开“百千万工程”的工作面,把“头号工程”办成“暖心事”,通过乡村“高颜值”、文化“厚肌理”,提升群众的生活品质。大汾立村于南宋绍兴三十一年(),是东莞四大名乡之一,并于年获得广东“书画之乡”的称号。作为万江街道“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的大汾社区,在“百千万工程”作战图中,画出“高新产业园区+古韵文化”浓墨重彩的一笔,带着现代城市发展的创新活力与澎湃动能,即将华丽转身。谈及“百千万工程”,大汾社区党委书记何裕全表示,一方面,该社区通过拓空间整合土地资源,清理盘活一批低效用地,全力建造种德产业园和现代产业园两大高新产业园区,为社区转型升级、增资扩产提供空间基础和经济引擎。另一方面,该社区通过修缮何氏大宗祠和建设“汾溪里·青云坊”项目,把“修旧如旧”和“旧貌新颜”进行有机结合,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建造具有文化特色的和美乡村,开拓一条有烟火气的古村文旅之路,强化本土文化自信,将传统文化元素再激活、再创造,将文化资源优势转换为产业优势,把产业优势变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何裕全表示,为答好绿化美化“基础题”,大汾社区已开展周边道路升级、种植绿化、改善人居环境、培育文创旅游产业,将文化资源优势转换为产业优势,为万江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大汾力量。为让项目更好地落地,早前,大汾社区已诚邀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师生及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共同对大汾古建筑群落的规划出谋献策。据悉,“汾溪里·青云坊”项目与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工作相衔接,聚焦何镜堂院士祖屋、何为祖屋和鹅颈公祠的建设,将青云桥周边作为启动片区,全力打造“汾溪里·青云坊”,建造何氏书屋、何为画坊、村规文苑、大师讲堂、古桥流水和娘子间文化空间。▲“汾溪里·青云坊”项目部分效果图在中远期规划上,大汾社区将利用青云桥片区现有空置旧建筑,在对其进行修复后,植入相关活动活化业态,开拓一条有烟火气的古村文旅之路,强化本土文化自信。同时,打造“汾溪里·大宗祠”,依托省文物保护单位——何氏大宗祠,打造乡史展馆、文化活动馆、老年活动中心和社区活动场地等;打造“汾溪里·水寨园”,建设书画艺术馆、书画教育基地和书画文化公园;打造“汾溪里·十八铺”,依托十八铺建设生活文创休闲区和民俗体验街,重现大汾本土文化特色。▲现代产业园效果图▲种德创新中心效果图高瞻远瞩才能行稳致远,深谋远虑方能厚积薄发。何裕全透露,通过一系列动作,大汾社区将拉动集体经济增收,改造后,现代产业园项目地块预计带来每年万元的收入,种德创新中心项目预计每年收入万元。此外,修缮何氏大宗祠和建设“汾溪里·青云坊”项目,既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又有利于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吸引多方人士前来参观,从侧面上对附近商业发展有一定拉动作用。接下来,大汾社区将乘势而上、快马加鞭,努力构建经济强、社会稳、民生优、环境美的乡村发展新格局,以“头号工程”的力度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为“百千万工程”贡献大汾力量。夏颖燕郑国豪夏颖燕;郑国豪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qxdljx.com/pqyyf/160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