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秘方中医妇科名医班秀文临床验方赏
2020-9-1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北京治疗白癜风一共要多少钱 http://m.39.net/pf/a_5059033.html
月经不调方
(一)疏肝活血桃红汤
当归9g,川芎6g,生地黄12g,赤芍9g,桃仁6g,红花2g,益母草9g,柴胡5g,香附9g。
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经行错后,乳房及少腹胀痛,月经不调。
(二)月经不调,冲任亏损,痰湿郁滞,健脾疏肝,养血调经方
当归身12g,川芎3g,茯苓12g,法半夏9g,益母草9g,素馨花5g,陈皮3g,甘草3g。
健脾疏肝,养血调经。
经行错后,色紫黑有块,淋漓不畅,少腹隐痛,月经不调,冲任亏损,痰湿郁滞。
(三)月经不调,冲任亏损,瘀积停滞,疏解治本调经方
鸡血藤30g,菟丝子20g,枸杞子10g,车前子10g,覆盆子10g,五味子5g,益母草9g,苏木9g,三棱5g,当归12g,党参12g。
补肾养血,活血化瘀。
经行错后,色红,有紫块,小腹胀痛剧烈。
(四)月经不调,脾肾气虚,冲任不足,调养冲任方
党参15g,北黄芪12g,白术9g,云苓9g,当归身9g,熟地黄12g,巴戟天9g,菟丝子9g,益母草9g。
温补脾肾,调养冲任。
月经不调,量少,色淡,夹血块,头晕头痛,脉虚细,苔薄白,舌质淡。
(五)月经不调,气血两虚,统摄不固,双补气血,以生经源方
党参15g,当归身9g,白术9g,熟地黄15g,炙黄芪15g,白芍5g,云苓5g,远志3g,五味子5g,肉桂(后下)2g,陈皮2g,益母草9g,炙甘草5g。
双补气血,以生经源。
经行超前,量少,色淡,经中少腹、小腹胀痛,腰痛如折,脉虚细,苔薄白,舌质淡,月经不调。
(六)月经不调,痛经,肝肾气虚,胞宫寒冷,温肾暖肝,补养冲任方
当归身9g,川芎5g,白芍9g,何首乌15g,艾叶6g,菟丝子12g,党参12g,制附子(先煎)9g,蛇床子3g,吴茱萸2g,炙甘草5g。
温肾暖肝,补养冲任。
经行紊乱,前后不定,量多少不一,经行腹疼痛剧烈,经色紫暗。
(七)月经不调,寒凝痛经,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方
当归9g,川芎5g,白芍9g,吴茱萸2g,熟附片(先煎)5g,云苓9g,白术9g,益母草9g,艾叶5g,莪术6g,大枣9g。
温经散寒,活血化瘀。
小腹疼痛,剧时肢冷,面色发青,经色紫暗夹块,脉沉细,苔薄白,舌质淡。月经不调,寒凝痛经,寒湿带下。
痛经方
(一)痛经,肝肾两虚,胞脉郁滞,温补肝肾,行气化瘀方
当归9g,白芍9g,川芎5g,炙北黄芪15g,菟丝子15g,枳壳9g,荆芥5g,羌活5g,艾叶5g,肉苁蓉15g,泽兰9g。
温补肝肾,行气化瘀。
月经错后,经前数天腰胀、腹疼痛剧烈,宫口狭窄症。
(二)痛经,瘀血停滞,胞脉不利,养血活血,化瘀通络方
当归9g,川芎6g,白芍9g,熟地黄12g,益母草15g,莪术5g,三棱5g,路路通9g,大枣9g。
养血活血,化瘀通络。
经色鲜红或紫暗,夹紫块,经将行时少、小腹胀痛剧烈,按之不减。
(三)痛经,阳虚宫寒,血行不畅,温肾暖宫,调养冲任方
骨碎补15g,当归身9g,川芎9g,白芍5g,熟地黄15g,艾叶5g,益母草9g,吴茱萸2g,莪术5g,香附5g,炙甘草5g。
温肾暖宫,调养冲任。
阳虚宫寒,血行不畅。错后,色暗红,夹紫块,少腹、小腹及乳房胀痛,痛过于胀,带下,色白质稀,脉沉细,舌质淡。
(四)痛经,寒凝血瘀,温暖肝肾,养血调经方
当归9g,川芎6g,白芍12g,熟地黄12g,香附9g,艾叶5g,延胡索9g,吴茱萸2g,乌药9g,益智仁9g,大枣9g。
温暖肝肾,养血调经。
痛经,寒凝血瘀,经行之时,少腹、小腹疼痛剧烈,头晕,剧时呕吐,唇面发青,肢凉汗出,脉弦细。
(五)痛经,痰湿郁滞,经行不畅,疏肝行气,健脾化湿方
鸡血藤15g,当归身9g,川芎5g,白芍9g,云苓9g,白术9g,柴胡5g,甘松6g,泽泻9g,莪术5g,甘草5g。
疏肝行气,健脾化湿。
痛经,经行错后,量多,色暗红而夹紫块,经将行时头晕目眩,小腹胀痛,按之不减,剧时昏倒,平时带下量多,痰湿郁滞,经行不畅。
(六)痛经,冲任亏损,气滞血瘀,补养冲任,调气止痛方
当归9g,川芎5g,白芍9g,熟地黄15g,艾叶5g,延胡索9g,益母草9g,吴茱萸5g,炙甘草5g。
补养冲任,调气止痛。
痛经,经色暗红,夹紫块,小腹胀痛,胀过于痛,脉沉细,苔薄白,舌质淡。冲任亏损,气滞血瘀。
闭经方
(一)闭经,肾气未充,肝郁血滞,疏肝理气,通络引降方
柴胡5g,当归9g,白芍9g,川芎9g,枳实9g,香附9g,益母草15g,牛膝5g,川厚朴9g,合欢花9g,甘松5g。
疏肝理气、通络引降。
闭经,肾气未充,肝郁血滞。
(二)闭经,阴血不足,血海空虚,滋阴柔肝,养血生精方
北沙参10g,麦冬12g,当归10g,生地黄15g,川楝12g,枸杞子20g。
养血生阴。
闭经、不孕症。
(三)闭经,湿部下焦,血滞瘀积,养血活血,通络引降方
当归9g,川芎6g,白芍9g,熟地黄12g,白术10g,法半夏5g,益母草15g,青皮9g,艾叶6g,怀牛膝6g,甘草3g。
养血活血,通络引降。
闭经,湿郁下焦,血滞瘀积,经将行少、小腹胀痛,按之不减,经行之后则舒,脉沉细,苔薄白,舌质淡。
(四)闭经,肝失生发,血海空虚,疏肝扶脾,养血通行方
当归15g,白芍9g,柴胡5g,云苓9g,白术9g,薄荷(后下)3g,路路通9g,王不留行9g,川厚朴5g,甘草5g。
疏肝扶脾,养血通行。
闭经,周期性乳房胀闷,少腹、小腹胀痛,平时少量带下,色白质稀,脉细涩,苔薄白,舌质如平,肝失生发,血海空虚。
经行吐衄方
(一)经行吐衄,阴血不足,虚火上炎,滋养肝肾之阴方
生地黄12g,怀山药16g,五味子5g,云苓12g,泽泻9g,牡丹皮9g,墨旱莲15g,荷叶9g,白芍9g,甘草3g。
滋养肝肾之阴,佐以凉血止血。
月经错后,有周期性鼻衄,头晕,腰酸,经行吐衄,阴血不足,虚火上炎。
(二)经行吐衄,肝郁化火,血随气逆,滋阴柔肝方
太子参15g,藕节15g,怀山药16g,玄参15g,麦冬9g,杏仁9g,瓜蒌仁6g,丹参12g,枳壳5g,牛膝5g,甘草3g。
滋阴柔肝,佐以引降。
肝郁化火,血随气逆。
崩漏方
(一)脾肾两虚,冲任亏损,温养脾肾,益气止漏方
北黄芪20g,党参15g,鸡血藤15g,菟丝子16g,覆盆子9g,海螵蛸9g,茜根9g,白术9g,仙鹤草9g,荆芥炭5g,甘草5g。
温养脾肾,益气止漏。
崩漏,脾肾两虚,冲任亏损。
(二)崩漏,脾肾两虚,统藏不固,温养脾肾收敛方
菟丝子15g,丹参15g,白芍9g,覆盆子9g,党参30g,白术9g,枸杞子12g,怀山药15g,泽兰9g,荆芥炭6g,艾叶炭5g,炙甘草6g。
温养脾肾,佐以收敛。
月经时多时少,偶或夹血块,头晕,心烦,失眠,情神疲惫,崩漏,脾肾两虚,统藏不固。
(三)崩漏,肝肾亏损,固摄无能,滋养肝肾敛血方
菟丝子15g,当归身9g,白芍9g,太子参15g,覆盆子9g,怀山药15g,枸杞子9g,女贞子9g,墨旱莲15g,
益母草15g,茜草根9g。
滋养肝肾,佐以敛血。
崩漏,经行量多,色红央紫块,肝肾亏损,固摄无能。
(四)崩漏,七情过激,血不归经,滋阴柔肝,化瘀摄血方
北沙参12g,墨旱莲15g,玄参12g,莪术5g,苏木9g,益母草15g,茜根9g,藕节15g,生牡蛎24g,柴胡2g,甘草3g。
滋阴柔肝,化瘀摄血。
经行超前,量多,色红,每次均须服止血药、打止血针(药名不详)始止。脉虚弦,苔薄白,舌质正常。七情过激,肝失调达,停滞,血不归经。
(五)崩漏,肾气未充,冲任未全,滋阴补肾,调养冲任方
何首乌18g,墨旱莲15g,熟地黄12g,覆盆子9g,菟丝子9g,五味子5g,枸杞子9g,女贞子9g,怀山药15g,云苓12g,益母草9g,香附5g,柴胡2g,甘草5g。
滋阴补肾,调养冲任。
崩漏,肾气未充,冲任未全。
经行发热方
太子参20g,玄参15g,生地黄15g,地骨皮9g,白芍9g,麦冬9g,茺蔚子9g,怀山药15g,白薇5g,牡丹皮5g,甘草5g。
滋养肝肾,甘润清热。
经行前后不定,量多,色暗。发热,右少腹胀痛,头晕而痛,咽喉疼痛,脉细数,苔薄白,经行发热,肝肾阴虚,相火内动。
经行感冒方
当归9g,川芎6g,白芍5g,熟地黄12g,北黄芪15g,柴胡5g,紫苏叶(后下)5g,薄荷(后下)5g,甘草5g。
养血疏经。
经将行头痛、鼻塞、流涕,全身肢节痛,脉细涩,苔薄白,舌质淡嫩,经行感冒,肝气抑郁,感受外邪。
经行抽搐方
当归身10g,川芎5g,熟地黄15g,白芍20g,桑叶5g,荆芥5g,大枣10g,甘草10g。
益气养血,佐以息风。
经行抽搐。
带下方
(一)带下,脾失健运,湿浊郁滞,健脾燥湿,解毒杀虫方
党参9g,白术9g,苍术9g,土茯苓18g,白芍9g,车前子9g,延胡索9g,槟榔9g,台乌药9g,陈皮6g,甘草5g。
健脾燥湿,解毒杀虫。
脾虚带下。
(二)带下,脾气虚弱,运化失常,健脾益气祛湿方
党参12g,云苓12g,白术9g,怀山药15g,莲子肉12g,川续断12g,骨碎补15g,桑寄生15g,茯苓12g,小茴香5g。
健脾益气,佐以祛湿。
小腹胀痛,带下量多,色白,质如米泔。脉沉细,苔薄白,舌质淡,脾虚带下。
(三)带下,脾肾阳虚,水湿不化,温肾健脾,运化水通方
熟附子(先煎)9g,党参12g,云苓12g,白术9g,巴戟天9g,茺蔚子15g,柴胡5g,荆芥5g。
温肾健脾,运化水通。
带下量多,质稀如水,苔薄白黄,舌质淡嫩。阳虚带下,脾肾阳虚,水湿不化。
(四)带下,肾阳衰怯,蒸化失常,温肾健脾固涩方
党参15g,熟附子(先煎)9g,云苓12g,白术9g,白芍9g,巴戟天9g,益智仁6g,台乌药9g,怀山药15g,桑螵蛸5g。
温肾健脾,佐以固涩。
带下量多,色白质稀如水,有腥臭气味,脉沉细,苔薄白,舌质淡,边有齿痕。肾阳衰怯,蒸化失常。
(五)带下,肾阳虚怯,湿郁瘀积,温肾健脾,舒筋活络方
熟附子(先煎)10g,党参15g,云苓12g,白术9g,益智仁9g,白芍9g,乌药9g,当归9g,怀山药15g,泽兰9g,炙甘草5g。
温肾健脾,舒筋活络。
带下,肾阳虚怯,湿郁瘀积。
(六)带下,湿瘀带下,附件炎,宫颈炎,盆腔炎方
鸡血藤18g,忍冬藤18g,土茯苓15g,怀山药15g,何首乌15g,党参12g,芡实12g,路路通9g,赤芍9g,车前子9g,佛手9g,甘草3g。
化湿祛瘀,解毒通络。
带下,湿瘀带下,附件炎,宫颈炎,盆腔炎。
(七)带下,湿瘀带下,湿郁下焦,胞脉不畅,健脾化湿,调养冲任方
当归9g,白芍9g,川芎5g,云苓15g,白术9g,泽泻9g,苍术5g,鸡血藤15g,延胡索9g,莪术5g,炙甘草5g。
健脾化湿,调养冲任。
带下量多,色白黄,不时阴痒,脉虚弦,苔薄白,舌质淡,湿瘀带下。
(八)带下,湿热下注,胞脉不利,疏肝扶脾,清热燥湿方
当归9g,川芎5g,云苓9g,白术9g,苍术5g,益母草12g,金铃子9g,延胡索9g,黄柏6g。
疏肝扶脾,清热燥湿。
经将行及经中阴吹,盆腔炎,湿热带下。
(九)带下,肝胆湿热,下注胞宫。清热利湿,解毒止痒方
①内服方:土茯苓24g,白芍18g,连翘15g,黄柏9g,甘草9g。每日水煎服1剂,连服3剂。
②外洗方:苦参60g,土黄连、金银花、百部各30g,地骨皮15g,自加肥皂粉15g。水煎乘热熏洗,每日2~3次。
肝胆温热,下注胞宫。
带下量多,色白黄,成片如豆腐渣,质稠秽,外阴肿痛瘙痒,白带增多为水样,湿热带下。
(十)带下,湿热下注,清热利湿,杀虫止痒方
猪苓9g,云苓9g,泽泻9g,滑石18g,生地黄12g,土茯苓15g,龙胆草9g,槟榔9g。
清热利湿,杀虫止痒。
湿热下注,秽浊生虫。
(十一)带下,湿热下注,郁困胞宫。清热祛湿,治带调经方
①内服方:土茯苓15g,黄柏9g,苍术6g,薏苡仁15g,牛膝5g,槟榔6g,黄芩6g,柴胡3g,甘草3g。每日水煎服1剂,连服6剂。
②外洗方:蛇床子、苦参、金银花、连翘各30g。水煎趁热熏洗,每日2~3次。
清热祛湿,治带调经。
带下量多,色白黄,质稠秽,阴道瘙痒,口苦而干,脉弦效,苔白黄,舌质红。湿热带下,郁困胞官。
孕妇带下方
①内服方:茯苓皮18g,大腹皮6g,广陈皮3g,地骨皮16g,黄芩6g,桑寄生12g,川续断9g,怀山药15g。每日水煎服l剂,连服3剂。
②外洗方:苦参60g,金银花30g,甘草15g,肥皂粉15g。水煎趁热熏洗,每日2~3次。
健脾化湿,清热解毒。
带下量多,色白,质清稀,阴痒,入夜加剧。外阴湿疹,孕妇带下,湿浊下注。
恶阻方
党参15g,茯苓10g,白术10g,陈皮3g,法半夏5g,黄芩3g,砂仁3g,紫苏叶(后下)2g,炙甘草5g。
调理脾胃,降逆止呕。
受孕泛恶欲呕,心胸烦闷,厌食,食则呕吐,胃胀,气逆,脉细滑,苔薄白,舌边尖有暗点。胎气上逆,脾胃不和。
胎动不安方
菟丝子15g,桑寄生12g,太子参12g,怀山药15g,川续断9g,白芍9g,砂仁3g,紫苏梗3g,陈皮2g,黄芩5g,炙甘草5g。
补肾益脾,顾气安胎。
受孕,少腹不时作痛,或轻或重,脾肾气虚,胎元郁滞。
胎漏方
(一)胎漏,脾肾气虚,阴火不潜,补肾,健脾,清热方
党参15g,何首乌18g,菟丝子12g,桑寄生12g,怀山药9g,砂仁3g,阿胶珠(烊化)9g,黄芩5g,炙甘草6g。
补肾,健脾,清热。
胎漏,阴道出血,无块,腰腹胀痛,口苦,纳差。脉沉细,苔白,舌质淡。脾肾气虚,阴火不潜。
(二)胎漏,肝肾阴虚,相火内动。滋阴清热,调养冲任方
地骨皮9g,生地黄9g,玄参15g,麦冬12g,白芍9g,阿胶(烊化)9g,菟丝子9g,覆盆子9g,墨旱莲15g。
滋阴清热,调养冲任。
胎漏,阴道出血,无血块,色暗红,淋漓不绝。脉弦滑而略数,苔薄白,舌尖红,肝肾阴虚,相火内动。
(三)胎漏,气虚阴亏,封藏不固。补肾养阴,益气固摄方
党参15g,熟地黄9g,当归身6g,白术9g,白芍9g,川续断9g,桑寄生18g,北黄芪12g,何首乌18g,阿胶珠(烊化)12g,黄芩6g,砂仁3g,甘草6g。
补肾养阴,益气固摄。
胎漏,量少,色红,腰胀痛,多梦,精神不振,大便干结。脉细数,苔薄白,舌尖红,气虚阴亏,封藏不固。
滑胎方
太子参15g,炙北黄芪15g,怀山药25g,鸡血藤15g,菟丝子15g,枸杞子9g,覆盆子9g,茺蔚子9g,地骨皮9g,甘松5g。
滋养肝肾,补益气血。
乳房胀,腰胀膝软,有流产史,脉弦细,滑胎。
早产方
①孕前方:当归身15g,白芍9g,熟地黄15g,云苓5g,泽泻5g,怀山药15g,山茱萸9g,牡丹皮5g,菟丝子15g,桑寄生15g,川续断9g。每日水煎服1剂,连服30剂。
②孕时方:太子参30g,炙北黄芪30g,怀山药15g,白芍9g,枸杞子9g,云苓9g,荆芥2g,炙甘草5g。
孕前滋养肝肾,孕时健脾益气。
早产。
妊娠感冒方
党参15g,川续断9g,防风9g,砂仁2g,紫苏叶(后下)6g,葱白9g,枳壳2g,大枣9g,生姜9g。
补气安胎,顺气疏解。
受孕恶寒,头晕痛,腰酸困软,四肢乏力,脉浮滑数,妊娠感冒。
恶露不绝方
炙北黄芪15g,当归身9g,川芎5g,炒怀山药15g,川续断15g,益母草9g,延胡索6g,茜根6g。
补益气血,调养冲任。
露不绝,淋沥不净,头晕眼花,纳差,大便干结,小便淡黄,脉虚细,苔薄白,舌质淡。恶露不绝。
产后发热方
当归身12g,川芎5g,柴胡5g,羌活5g,独活5g,荆芥5g,防风5g,金银花6g,连翘6g,党参15g,甘草5g。
养血疏解,扶正祛邪。
产后腰痛,肢节烦痛,脉浮虚数,苔薄白,舌质淡嫩,产后发热。
不孕方
鹿角霜20g,菟丝子20g,当归身9g,熟地黄15g,仙茅9g,白术9g,党参15g,蛇床子3g,艾叶5g,小茴香2g,川花椒2g。
温肾扶阳,补血暖宫。
不孕,性冷淡,月经量一般,色暗红,带下,脉虚迟,苔薄白,舌质淡嫩。
阴痒方
党参15g,白术9g,陈皮3g,土茯苓15g,槟榔9g,菟丝子12g,车前子9g,甘草5g。
健脾化湿,解毒杀虫。
阴痒,经行超前,量多,色红,平时带下量多,色白黄,质稠秽,不时阴痒,脾气虚弱,湿浊下注,化毒生虫。
宫外孕术后腹痛方
党参15g,北黄芪12g,怀山药15g,莲子肉12g,益母草9g,延胡索10g,红花2g,桃仁3g,甘草3g。
补气化瘀。
宫外孕及左侧输卵管结扎手术后少腹隐痛,时或加剧,脉虚细弱,苔薄白,舌质淡。气血两虚,瘀血内停。
乳疹方
生麦芽60g,山楂30g,当归尾5g,赤芍5g,瓜蒌壳10g,桔梗3g。
开郁行滞,活血通络。
断乳痒疹。
脏躁方
百合20g,生地黄15g,知母9g,浮小麦20g,生谷芽20g,远志3g,石菖蒲2g,大枣9g,甘草9g。
滋阴宁神,调养肝气。
脏躁,经前烦躁,带下量多,色白黄,有臭秽之气。脉弦细,苔厚黄,舌边有瘀点。
性交出血方
鸡血藤20g,墨旱莲20g,女贞子15g,何首乌15g,藕节15g,太子参15g,益母草15g,茜草根10g,甘草5g。
滋阴养血,调养冲任。
每交合则阴道出血。
阴吹方
百合30g,白芍18g,生地黄24g,黄精12g,甘草10g。
滋阴生精,以柔肝木。
阴吹,头晕,耳鸣,阴吹簌簌有声,夜难入寐,舌尖暗红,阴津不足,肝气有余。
乳痈方
①内服方: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5g,金银花15g,连翘9g,野菊花15g,三棱15g,桃仁5g,荆芥5g,甘草9g。每天水煎服l剂,连服5剂。
②外洗方:鲜水杨梅、鲜野菊花各适量,煎水熏洗患处,每天3次。
清热解毒,消滞化浊。
乳房红肿疼痛,热辣难忍,心烦易躁,夜难入寐,大便干结,小便黄色。脉弦数,苔薄黄干,流出淡黄水,乳痈。
盆腔炎方
生薏苡仁20g,冬瓜仁20g,苍术10g,连翘10g,忍冬藤20g,马鞭草15g,车前草10g,土茯苓20g,鸡血藤20g,丹参15g,当归10g,橘络10g。
清热泻火、化湿祛瘀。
盆腔炎。
文章摘自:
图书名称:国医大师班秀文经验良方赏析
图书作者:卢祥之等编著
出版公司:人民军医出版社
出版时间:年10月
版权申明:
以上文章来源搜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参考。
感谢原作者辛苦劳动,如果侵权请告知,将下架处理。请勿用作商务用途。
新书到货亲们,好消息。新版出来啦。本次图书亮点如下:
1、内容扩充至15位名医经方精华内容。包含胡希恕/冯世纶/刘渡舟/姜春华/金东明/孙纪峰/袁红霞/刘方柏/刘志龙/陈宝田/权依经/王付/黄煌/矢数道明及腹诊学派精华。
2、图书文字达万文字。内容详实。以实战经验为主。提炼临床应用要点。
3、本次更新的最大2个亮点:①经方腹诊。②经方对比。
伤寒论方证学派(中高级教程)第二版
文字数量:万字以上
优惠价:元
优惠日期:7月15日之前
购买平台:闲鱼APP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